胆囊:胆囊呈梨形,和胆道系统相连,一般位于肝脏面的胆囊窝内,位置相对恒定,长7-9cm,前后径3-4cm,容量30-60ml,胆囊壁厚度不超过0.3cm。在体表投影的位置是右侧腹直肌外缘和肋弓的交界处。胆囊可分为底、体、颈、管四部分,颈部狭窄长,起始部后壁膨出形成一“漏斗”状囊,结石常易嵌顿其内。胆囊管从颈部延伸而来,长2.5-4cm,内径约2-3mm。胆囊血供来源于胆囊动脉,多发自肝右动脉,一般位于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缘围成的胆囊三角内。胆囊静脉与胆囊动脉伴行,汇入门静脉。
肝内胆管:肝内胆管由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以及逐渐汇合成的肝左管和肝右管组成。小叶间胆管内径17-20μm,超声难以显示,而肝左管可显示,平均长约1.6cm,肝右管平均长0.8cm,肝左、右管内径约2mm。
肝外胆管:包括肝左、右管及肝总管、胆总管,肝左右管位于肝内,走出肝门后合成肝总管,肝总管下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并在韧带内与胆囊管以锐角结合成胆总管,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于肝固有动脉的右侧肝门静脉的前方,向下经十二指肠上部的后方,降至胰头后方,再转向十二指肠降部中份,在此处的十二指肠后内侧壁内与胰管汇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少数情况胆总管未与胰管汇合,而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腔。